【素舞手札】第四章 一线一光年

dancingapple

2017-10-29 17:16 GMT

Links: steemit.com, cnsteem.com, busy.org, steemdb.com, steemd.com

微信图片_20171030010220.jpg

其实一条河不大也无所谓, 没见过更大的人以为源远流长。 一棵树,一个人也如此。无论哪个种类, 较大的看来总是硕大无比。 ——卢克莱修

01 按惯例,话题展开之前先来个穿越—— “这次,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伏羲还未画卦、仓颉还未造字的上古时代。举目尽是野兽、岩石、树林、河流。 为了生存下去,你与一群言语不通、频道不同的野人终日忙着躲飞禽、避走兽,群歼野猪、冒死淌河。 夜幕降临,你们赶紧钻进岩洞钻木生火取暖防野兽。

这时,突然你发现有一个人呈现思考状,面对着岩壁刻刻划划——

细细观察,你发现他正在用最质朴、最生动的绘图方式把一天里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!

你是否会因这“他乡遇故知”喜极而泣? 在如此原始的条件下,你是否也会选择用“绘画”这方式来抒发心中巨大的孤独和畏惧?

02 为何当你看到一群懂得猎食的原始人时会觉得跟他们无法沟通,而看到一个会“画画”的原始人却油然生起莫名亲切感? 因为你看到了智慧萌芽的曙光。 智慧衍生出文明,文明给我们以归属感。

中国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,在汉以前可一并视作上古绘画时期。

这一章我们探讨的是中国画中的“线条”,故先大致聊聊线条的起源。

微信图片_20171030005147.jpg

阴山岩画《双人面纹》诞生于新石器时代,先民在青黑古老的岩石上用燧石凿刻出两张面孔——

大眼睛锥子脸&大耳朵包子脸。 像兽人,又像外星人。 历史风云变幻,它们亘古不变,只静静地在那石壁上冷眼看云烟,真所谓一眼万年。

那个时期,先民要在这坚硬险峻的岩石上凿刻出图案那是相当困难,故线条显得粗犷、质朴。 后来,人们学会了将红土研磨成粉状,再加以其他物料调配,生产出了最原始的“颜料”,从此岩画由“刻”进入了“画”的时代。

画比刻相对容易多了,得益于这一重大变化,人们绘画的内容显得更丰富更有表现力了,这体现在线条的变化上—— 古拙、浪漫、充满想象。

代表作有沧源岩画“圆舞图”——

微信图片_20171030005113.jpg

如图所见,先民用红赭色的颜料绘出了五个手拉手围成圈的小人儿,笔画极简、稚气却充满了天真烂漫,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。 “你们是谁?你们这般形态各异、手舞足蹈是在向太阳祈求着什么吗?” “你说什么?风太大我们听不见!别盯着看了,快跟我一起摇摆!”

03 原始时期的此类图案创作都是在墙壁或器物上的,这段时期的艺术性只依附在实用性上。

到了战国时期,有一幅画打破了这种形式,它确立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—— 笔、墨,并且它不再是画在墙壁或器物上,而是画在帛上。

故人们认为它就是中国绘画史的开端。 这幅帛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,它就是《龙凤仕女图》。

微信图片_20171030005126.jpg

总之,从大量的出土物品和资料可以看出—— 先民的绘画造型手段都是以“线”为主。

04 到了魏晋南北朝,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,印度的佛教画在我国流域广泛普及并迅速发展,衍生出了一个灿烂无比的瑰宝—— 敦煌莫高窟壁画。

在如此唯美的线条面前,我自认词穷,贴图以供欣赏—— 微信图片_20171030005119.jpg

微信图片_20171030005154.jpg

05 对于中国画“线条”的起源,在本章先开个头,下回我会再分享各朝代画家笔下的“线条”是如何演变。 现在把视线拉回来,具体看看怎么欣赏这一条“线”。

线条是中国书法的基础,而中国画又是以线造型,故有一句话叫做“书画同源”。 就这么一条细细的线,该怎么欣赏?

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卫夫人在《笔阵图》写道:

“善笔力者多骨,不善笔力者多肉; 多骨微肉者,谓之筋书; 多肉微骨者,谓之墨猪。”

从此,“骨”、“肉”、“筋”等象征力量、生命的字眼开始出现在描绘书法线条的语汇里。

06 “骨、筋、脉、肉、皮”,是中医所说的“五体”,同理,中国画的线条也具备这些东西。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做一个“人”。

微信图片_20171029010635.jpg

看到这,请勿取关!我马上用最浅显地话告诉你这都是些啥玩意——

骨:指线条刚劲有力。 这就要求写字的人熟练掌握中锋用笔(粗略可理解成将毛笔笔尖控制在线条的中心) ——清刘熙载《艺概》:“字有果敢之力,骨也”。

筋:指线条与线条连接紧敛的状貌,骨头若没有筋连接着便会散,字也一样。 这就要求写字的人笔锋断处要藏好,不可外露。 ——《翰林要诀》:“字之筋,笔锋是也。断处藏之,连处度之。藏者首尾蹲抢是也;度者空中打势,飞度笔意也。”

脉:可以理解为血管。 都说水墨、水墨,除了墨,水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故水份比例也直接影响了线条的模样。 ——《翰林要诀》:“字生于墨,墨生于水,水者字之血也。”

肉:指线条的肉质,用笔深且墨浓线条就会显得肥。 ——《玉燕楼书法·肉法》:“字之肉系乎毫之肥瘦,手之轻重也。然尤视平水与墨。水淫则肉散,水啬则肉枯。墨浓则肉痴,墨淡则肉瘠。粗则肉滞,积则肉凝。”

皮:指线条的轮廓。 这要求写字的人要熟知宣纸的渗晕程度来决定下笔的用力程度。 ——《九势》:“下笔用力,肌肤之丽。”

07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《Apple的书法小秘密》(链接在文章最后)。 言语是不正经的,但学术是严谨的,那是关于书法鉴赏“秘密”(一般书法老师可不会告诉你哟),里面提到有一点就是关于“线条”。

我没有食言哦,有了开始就要继续,坚决不盖烂尾楼。

其实沉下心来学习,会发现字画并没有那么地玄乎。

看一幅字画好不好可以归纳为三方面——“形”“神”“意”。

微信图片_20171030005142.jpg

“形”:指形态,也叫“法”。 表现为一幅画的造型基础、笔墨功夫、色彩修养和构图能力。

画画如果就只追求形似逼真,那跟儿童涂鸦没啥区别。 ——“作画求形似,见与儿童邻。”(苏轼)

画画妙在像与不像之间,太逼真就媚俗了,完全不像就是骗人。 ——“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,太似为媚俗,不似为欺世。”(齐白石)

中国画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不是逼真。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幅画画得像照片一样,那可并不是最高级的。

“神”:指捕捉物象的精神。 那是一幅画所呈现出来的气质、韵味和情趣。

“意”:以形传神,以神达意,象外有象,意在画外。 从一幅画里,在形与神的基础上,你感受到了延伸、感悟到了画面以外的意思,那这基本上就不失为一幅好画了。

微信图片_20171030005134.jpg

(悄悄告诉你,欣赏一幅画跟欣赏美女是一样的,整容美女表面看上去很精致,但有内涵有思想高度的女人更有趣不是吗?)

一花一世界,一线一光年。 小物像里蕴含着宏大的宇宙,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。

微信图片_20171030005106.jpg

本章小絮: 深夜里,辣条和码字更配。 唉,明天周一,而我还没睡。跪了。 昨天还斗胆想把这章翻译成英文,现在看来,真是天方夜谭……

微信图片_20171030005055.jpg

《Apple的书法小秘密》https://steemit.com/cn/@dancingapple/3djh6q